当前位置: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> 疾病知识 > 功能神经外科 > 脑瘫 > 脑瘫症状 >

婴儿缺失反射小心脑瘫及时诊治

  婴儿出生后会出现许多先天的本能行为,称为“无条件反射”,如果缺失或出现异常,就可能是宝宝患脑病的信号了。比如吸吮反射,只要放点东西进宝宝口中或者按压齿龈后面的上腭部位,新生儿就会开始吸吮,这种现象称为吸吮反射。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,提示脑内病变;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。

  而觅食反射的意义与吸吮反射相同。如果我们把婴儿放到床上,你用手指碰他一侧嘴角,他的小嘴就转过来;你的手指绕着他的嘴继续移动,他也会转头追踪。这种像小动物觅食的动作,称为觅食反射。觅食反射在出生后3-4个月消失。不过,7~8个月大的婴儿睡眠时也还会出现这种反射。

  握持反射也是一种,如果我们用一个小棒碰新生儿的手掌,他就会把小棒紧紧抓住。这种反射在出生后4-6个月消失,如果继续存在,则将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发育。

  而如果我们将新生儿放在桌上,重击其任一侧桌面,新生儿就会四肢外展伸直,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,犹如拥抱动作。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,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。这种反射即拥抱反射,检测新生儿神经状态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,任何突然的强刺激都可以引起。

  一般做这种反射时,婴儿的双手会同时上举,假如只举一手而不举另一手,则表明不举手的对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太正常,或臂丛神经损伤,或有骨折;如根本无反应,则为大脑发育异常或有颅内出血。拥抱反射3~4个月消失,5~6个月仍有此反射则提示有弥漫性大脑损害。

  当我们扶住宝宝直立或平躺时,宝宝的脚掌接触到什么物体,他就会做出迈步的动作,到2-3个月此反射就消失了,几个月后再出现迈步动作就跟本能的迈步反射不是一回事了。如果孩子出生后即无该反射或长期存在则为异常,这就是迈步反射。

 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巴宾斯基反射,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,由脚跟向前轻划宝宝足底外侧缘时,他的骄傲缓地上跷,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。此反射最早可在4~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,出生后8~9个月或最迟在1岁半前消失。因这种反射是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的,故得此名。两岁后若再出现此反射,一般是脑部受损害的表现。

  上述反射如果该出现时没出现,该消失时没消失,则表明脑发育不正常。只要牢记以上内容,那就为脑瘫的早期发现打下坚实的基础,我们也就可以做到早诊断与早治疗了。如果你觉得孩子某些特征不够明显,不好判断,就该请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诊断。

  一般来说,小儿脑瘫的最佳康复时期是0岁到6岁,其中2岁半到6岁为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。虽然脑瘫儿运动神经元受损,但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,如果经过长期系统的恢复训练,很多孩子都可以实现自理,甚至可以回归社会。

 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包括语言、肢体和认知等康复训练。手术治疗则包括神经手术与矫形手术,目前常用的神经手术大致有FSPR手术(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)、SPN手术(周围神经缩窄术)及CPS手术(颈动脉外膜剥脱术,又叫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术),矫形手术则要在解痉手术之后方能进行,现在主要作为FSPR术后针对肢体已出现的固定畸形的治疗方式。

  当然,患儿在手术之后还要继续接受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,进一步保证效果。术后功能训练是十分重要,其方法较多,但总的目标是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,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,通过功能训练,建立患儿新的条件反射。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任何被动训练,仍代替不了主动运动,要千方百计诱导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主动运动及多说话。

  提醒大家一句,父母是脑瘫儿康复训练全过程可靠的监护人和辅助训练人,因此要积极配合和参与医学康复人员制定脑瘫康复目标、进行脑瘫康复评估、实施脑瘫康复训练计划。脑瘫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,这也要求家长做好心理准备,有耐心、有信心,不要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气馁。

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
http://4g.huashannaotan.com/naotanzz/4265.html
上一篇:浅析脑瘫儿各期症状及时治疗 下一篇:多种异常预警脑瘫应早诊早治
网站版权所有: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沪ICP备2021021912号-3
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,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,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。
电话咨询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