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> 脑瘫康复 > 康复常识 >

痉挛型脑瘫康复之手法按摩

   研究证实,手法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,是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疗法之一,也是经络调节的主要内容,而且还是我国医学对小儿脑瘫的重要康复治疗手段,它无服药之不便,针刺之痛苦故易为患者接受。

 
  在给痉挛型脑瘫手法疗法的同时,应采取对痉挛抑制的原则。小儿手法操作,患儿多取仰卧位,而医者一般均取坐位操作。在施手法时多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或指尖揉,推,搓,摇等。医者在手法应用中,应根据患儿治疗需要,持续一定时间,还必须根据患儿的体质,病情及操作部位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力量的大小,哪种手法。
 
  例如:针对痉挛型脑瘫而言,它的主要特点是上肢屈肌能力增高,下肢伸肌,内收肌能力增高。有了这种特点之后我们可选择一些抑制痉挛的手法操作。因为痉挛症状常在患儿用力,激动时加重,安静入睡时减轻,所以我们采用手法之前应当让患儿处于安静状态下进行。这时可以通过一些轻快柔和,平稳着实的揉法。在揉法当中又包括大,小鱼际揉法。掌根揉法,掌揉法,单指揉法,但又根据痉挛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揉法。
 
  如果屈肌痉挛,就可以通过大小鱼际揉法,单指揉法进行交换施行。主要以伸肌为主要部位,辅助手,足阳经及出位为次,这当中可要注意手法的节律性:不可快慢不一,轻重不一;深透度是否到达病变部位,起到调节机能作用,也就是说我们手法操作要?“轻而不浮,重而不滞”。
 
  痉挛型患儿的牵张反射亢进,致使某些肌群的张力明显增高,而拮抗肌的张力相对不足,反复多次牵拉活动,能使痉挛肌的牵张反射转为抑制,从而使痉挛肌肉放松。治疗师牵拉痉挛肌时,动作要柔和,以防肌腱损伤。同时,要使患者合作,避免哭闹,对抗和自己用力收缩,否则加重肌痉挛,快速牵拉手法,即对肌肉进行快速而轻柔的牵张,是一种低调值刺激,可易化这些肌群,抑制对抗肌群,缓慢牵张手法对痉挛肌有抑制作用,轻度挛缩和肌痉挛者可采用持续的缓慢的,小力量的牵张。
 
  例如:痉挛性上肢瘫牵张手法,治疗师一手握住患儿肘关节附近,另一手握住手心,使手,腕,指关节痉挛关节牵拉,使上肢恢复到原来的屈曲痉挛状态。如此反复作被动牵拉活动。一般患儿在仰卧位和站立位时进行,易达到上述抗痉模式,坐位时进行阻力要大些,治疗对痉挛肌的牵张动作要缓慢,轻柔,逐渐达到关节的最活动范围,以不使患儿明显疼痛为度,进行较长时间的,温和的牵张运动效果较好。
 
  由于痉挛型脑瘫儿关节痉挛,自主运动十分困难,严重者出现肌腱挛缩,关节畸形,治疗师检查清楚哪个部位出现问题,就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,膝关节屈曲,可用矫形法,令患儿仰卧,操作者两手重迭,在患儿膝部按压;髋关节内旋可令患儿仰卧,两下肢屈曲外展。操作者双手分别按于双膝上方内侧,向外上方向下按压;踝关节背屈不充分时,可让患儿取仰卧位,将足掌放平。
 
  操作者一手握住患儿足前掌下方,另一手放于足背中上方,用力向下快速按压,除了矫形法之外,还可用手法牵张治疗,置患儿仰卧,头居中。治疗师活动患儿下肢各关节。两侧伸肌和内收肌痉挛时,治疗师两手分别握住患儿双腿膝关节下端,使髋,膝关节充分屈曲后再予拓直,髋屈曲同时伴外旋,两腿交互屈伸,反复牵张和放松。
 
  然后将两腿缓慢向外牵张达到最大程外展位后再松手,使他恢复原状,重复多次,国绳肌和跟腱肌痉挛时,治疗师也可按压其膝关节,使膝关节呈伸展位,另一手握住该侧足前端,缓缓施力于足底,使踝关节背屈。将膝,踝关节反复屈曲和伸展。患儿下肢呈伸展位而不能达到充分足背屈时,治疗师可将该侧下肢外展,稍抬高并缓缓加大对足背屈的牵张力。
 
  同时使拇指背屈及按摩解溪穴位,易促进足背屈和缓解跟腱痉挛程度,治疗师也可用两手分别握住患儿两足前部,使两侧髋,膝,踝关节进行交互屈伸活动,速度由慢到快,最后以最快速度和充分屈伸程度,连续牵张数分钟。
 
  此法可使下肢髋,膝,踝关节均获得牵张。但对跟腱痉挛严重的患儿,则牵张力度不足,需另行加强对踝关节的背屈牵张,若伴足内翻时,也可用 手法向相反方向反复牵张。总之,对痉挛的肢体采取上述被动牵张手法,可使痉挛关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,防止关节发生挛缩畸形。但这毕竟是被动活动,治疗要设法诱导患者多作主动抗痉模式的活动。
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
http://4g.huashannaotan.com/kfchangshi/5950.html
上一篇:脑瘫康复早期有序开展 下一篇:循序渐进促使脑瘫患儿康复
网站版权所有: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沪ICP备2021021912号-3
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,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,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。
电话咨询在线客服